L型复苏的房地产与宏观经济

这两天高盛整了个新活,说中国房地产会进入「L型复苏」。此话一出,满堂大笑。众所周知,财经媒体经常用V型、W型、U型等代号来指代经济复苏的速度与趋势,而业内对于所谓「L型」的基本定义可以用四个字来替代——「一蹶不振」。L型当然不是复苏,L型就是「死到底」。

举个例子,危重病人的心电图,从一条乱线跌成一根水平线、进入了「L型复苏」阶段,主治医生在旁边解释:虽然现在心跳变成直线了,但万一他复活了呢?你能说完全没可能吗?你看过生化危机吗?

那么高盛为什么硬要此地无银的加一个「复苏」呢?无非就是中国境内任何想要合法经营的机构,都必需参与到党媒「宏观经济预期调控」之中。例如党媒在唱多经济的时候,你说中国经济L型萎靡,那你肯定是不想做买卖了。所以哪怕全世界都知道「L型」是什么意思,你也只能在后面加个「复苏」。这种「政策性合规」的小技巧,颇有皇帝新衣的味道。

其实这种舆论控制扩大化的趋势早已开始。2021年,网信办就开展过财经违规内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胡评妄议、歪曲解读财经方针政策、宏观经济数据,恶意唱空金融市场、唱衰中国经济等八大行为。可见把新闻、公开信息、财经评论全部归属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大棋里,并非从今日始。

某爱穿New Balance慢跑鞋的前任正国级干部说过,信心比金子更重要。这句话经常被中国人想起来,借此证明前任有多睿智,而大家往往忽略各国央行几乎所有决策都围绕着「预期」两个字做功夫,这句话只是宏观经济里无需强调的常识,宛如数学老师天天念叨「1+1的正确答案其实是2,听懂掌声」。现任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维护信心的方式从「给你信心」变成了「给我闭嘴」。

高盛所谓L型复苏专指房地产,但鉴于中国地方政府几乎全部高度依赖房地产,理解为宏观经济「L型复苏」也无不可。最近从党媒到自媒体都在吹风中国大陆即将迎来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调,其实是看老牛犁地累到吐沫子了、松松绑、喘口气,这点汤汤水水固然不会对濒死的经济有任何改变趋势的作用,甚至对房地产本身也不可能产生什么明显效果。

想用降低存量房房贷利率给全社会松松绑,目标是从金融面稍微降低居民杠杆率,但宏观政策没有后悔药,当年把杠杆加到天上去,现在撤回来几乎不可能。房地产行业,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长期的伤害早已造成,想用短期的金融手段来疗伤,这是长短资源错配,未来甚至可能还会导致更糟糕的后果。国内的业主、投资客、地产从业者如果指望着再来一次2008年的4万亿、2015年的去库存这种历史罕见的大放水,那就太过幼稚。任何人都不可能违抗经济规律,宏观政策的确有猛药,但猛药只能用几次,短期内反复用则失效。货币放水,虽是一味公认的猛药,但反复放水造成的政策边际效益极速衰减,会把未来的政策空间全部吃掉。换句话说,放水放多了,也就失效了。

短期金融面,放水、降杠杆均无效;中期土地面,地方政府已经卖不动地、只有央企和地方融资平台会在土地拍卖时左手倒右手的当托、撑场面;长期人口面,生育率的断崖式下跌已经不可逆转,并且这一趋势以数十年计,在你我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有变化。

短期、中期、长期,实际和预期全部崩塌。高盛有一点说的对,未来的中国经济确实是L型:一杆子戳到底,然后直接躺进棺材板。我只能说,对此次事故表示遗憾,死者家属情绪非常稳定。

Tagged : / /

「土地财政」永无翻身之日

2022年全国卖地收入4.73万亿,而2021年这个数字还是6.8万亿,相比之下降低了30%,可谓断崖式暴跌。

而地方收入有多依赖土地财政呢?2020年,中国的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例是43.59%,这一数字在2021年是41.81%。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超过4成的收入来自于卖地。

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当下无论是北京中央政府还是全国各地政府,都在紧锣密鼓的出台利好房地产的新政策。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毒瘤,虽然破掉会让机体死亡,但好歹也承担了造血功能,可以把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从百姓的六个钱包抽到国库里。这个「造血毒瘤」的衰竭,将带来各个器官的「免疫风暴」,造成可预期的严重后果。

前两天我讲了人口下跌对中国政府的威慑力。其实人口当然和房地产也有密切关系。中国目前库存的海量空置楼盘如果没有大量人口接盘,那么这两年兴起的烂尾楼现象也仅仅是一道开胃菜,后面有更大的金融危机蓄势待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整个2022年全国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狂跌25%左右,其中销售额降幅大于销售面积降幅,意味着房价也在同步下跌。房子作为同时拥有社会福利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有可能是整个人类社会中最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变动带来的潜在意义远不止供需变化。

例如,作为社会福利的房产,其供给和价格都是受控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新加坡的组屋,符合条件的公民在大学毕业几年后即可轻松获得。如果未来新加坡组屋的门槛提高,很可能意味着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破产。

而对于作为金融产品的商品房,市场对其价格更加敏感。当前中国的商品房量价齐跌,且跌幅空前,意味着这个市场在中期内(10年)恐怕不会向好。曾经支撑中国地产突飞猛进的默认前提是「房子永远不会跌」,而这一假设和日本地产泡沫破碎前惊人的一致。日本演员阿部宽曾在90年代大笔投资房地产,而后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欠下大笔房贷,直到2007年才宣布还完外债。

当前提坍塌、信任崩溃,想要重新挽回市场的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近年来成功翻盘的唯一反例就是经历了08年次贷危机的美国地产。而美国得以翻盘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债务一次性出清的「弥天大勇」(其实这是自由市场和法治社会的共同成果)、有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其经济引擎一直正常运转)、和金融体系的纠错机制(参见电影《大空头》)。

绕了一大圈,其实就是想说明,在经济增长以狂热投资为主、地方财政近半收入来自于卖地、法律金融体系只服务于权贵、债务错配不能得以根本性纠正的中国,地产之崩溃,绝无翻盘可能。2023年后,中国政府的主要工作重心从防疫转向维稳和经济增长,前者是当前政治稳定的基础,后者则是财政无以为继的唯一选择。刘鹤在达沃斯论坛表示,中国不可能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吊诡的是,现在距离改革开放已逾四十多年,中国政府却仍需强调自己不是计划经济,其寓意不言而喻。

总之,土地财政已经正式被扫入垃圾堆,房地产在中期内不可能翻盘,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明斯基时刻的下半场——也即债务爆破阶段,各地烂尾楼就是债务食物链低端的崩盘,随后债务危机会像被点燃的爆竹一样向上攀爬、无人幸免。历史性的时刻,正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歌词能描述这场无声的风暴: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Tagg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