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1拆10随想

明天英伟达就要1拆10了,股价将从1200刀降至120刀,股东们的份额也随之变为原来的10倍。拆股降价,对散户更友好,也更能体现上市公司的公共属性。与之对比的,是高达62w美金/每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只希望自己公司的股票被专业机构持有,所以整出这么个天价。

所以在财务上,120刀/股和1200刀/股,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降低了投资者的门槛。

不过由于此次拆股,英伟达也终于和其他一线股票进入到一个差不多的「三位数区间」,例如微软股价是423,苹果股价196,Google 股价 175。现在多了一个英伟达 120刀,看上去整齐划一。

由于微软独树一帜的几乎覆盖了IT行业的所有市场、并且几乎每个行业都是一线玩家,所以我一直把微软本身作为一个增强纳斯达克指数。一个公司好不好,拿它跟微软碰一碰就知道了。

例如今天我用英伟达和微软的市盈率来互相碰一碰。

当前微软股价是423刀,市盈率36.7,英伟达(拆股后)股价120刀,市盈率70.74。对标微软,英伟达的目标股价应该是219刀,距离暴涨后的现在几乎仍有80%的涨幅空间。

同时,考虑到英伟达的业务基本都集中在芯片这种周期性强、毛利率(英伟达和微软的毛利率都在70%多)比较一般的业务上,而且公司仍处于业务高速上涨而非稳定的阶段,导致每股收益低至1.71刀(微软则高达11.55刀),70倍的估值在经历业务狂飙后必然逐渐下降,甚至只要稍微提高每股收益,就能轻松大幅降低市盈率——只不过股东恐怕不会希望英伟达省钱、还盼着英伟达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最终英伟达的市盈率很大概率最终收敛于30附近。随着时间推移,暴涨不可妄求,但稳定的分红、稳定的增长则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我这种简单对比股价和市盈率的方法,非常不准确,毕竟两家公司业务不同、市场地位不同,简单看两个数据就估算出目标价位是天方夜谭,最多只能当作一个大致方向而不是真实的投资依据。多头的分析永远阳光正面,空头的分析才可能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如果某一天发现了英伟达空头的真知灼见,就真的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该平仓英伟达了。

Tagged : /

退休金更适合投资纳斯达克

我个人对美股投资的理解:

1. 美股是「慢投资、快收益」,80%的利润产生于20%的时间内,持有就不要频繁交易;

2. 只寻找优势行业里的第一名企业,不要分散投资;

3. 纳斯达克100是平衡风险与收益的benchmark,厌恶风险就买纳斯达克,否则遵循前两条;

4. 家中老人应该拿出1/3-1/2的人民币储蓄购买纳斯达克100ETF.

最近比较高兴的原因,并不是我投资组合中的个股收益,而是2022年劝家里老人买了不少纳斯达克100,经历了1年的萎靡,到现在已经开花散叶,把这两年生活费赚出来了,老人很开心。年轻人亏掉还能再赚、基本就以获取超额收益为目标,但老人的储蓄没了就没了,老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来源于自己的资产总额,因此应更稳妥一些。

当然,纳斯达克100在美股指数里算是比较先锋的一个,但只要世界经济的动力依然是消费和科技,纳斯达克就将持续稳健。举个例子,在中国用人民币买美股ETF听起来比较激进,但相比all in 国产新能源、新消费而言,投资纳斯达克在过去十年间都稳如老狗。

大概几年前,我在公众号里写过一个暴论——纳斯达克就是人类地表最强资产——现在看来,依然成立。无论是微软、英伟达、AMD之类顶尖科技企业,还是星巴克、lululemon、百事可乐等头部纯消费企业,买了纳斯达克100就等于同时拥有了这些公司的成长。去查查纳斯达克100的成份股有哪些吧!这是多么梦幻的投资组合!

越是珍视资产、厌恶风险,越应该积极加入世界经济引擎的核心之中。世事变幻,乱花迷眼,沉默的购买不知名理财是极高风险,积极的加入经济主动脉才最安全。

Tagged : / /

不必过度解读硅谷银行

今天继续说说硅谷银行。

这个案例很有趣,目前很多自媒体甚至财经媒体所谓「美国银行面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观点有很大问题,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家都错了。

硅谷银行的倒闭虽然很吓人,但不会对美国的传统银行业产生多米诺效应。

原因很简单:硅谷银行太特殊了,无论是主营业务、资产组合、还是存款结构,都和传统银行业有极大区别。由于其极端性和特殊性,硅谷银行面临的问题,大概率不会发生在同业身上。

首先(图一),硅谷银行不接受私人客户,所以他们的客户存款额度都比较大,存款在25万美金以下的客户占比仅为2.7%,全美无数商业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而 FDIC 承保金额上限是25万美金,这意味着 97% 以上的客户存款不受 FDIC 保护。

其次(图二),硅谷银行资产的的55.4%是证券,在同业中排第一名。可见硅谷银行对于自身资产的风险偏好非常激进,正经银行不会这么操作。十几年的科技大牛市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把硅谷银行的风控系统干掉了。

最后(图三),硅谷银行的证券资产中,47.5% 在五年后到期。这一点同样证明了硅谷银行在风险上「独树一帜」的风格,赚钱不要命。

普通商业银行,不会只接受企业客户,会有大量的散户存款,而这些存款受到 FDIC 保护,哪怕遭遇同样的流动性危机,也有 FDIC 来兜底。散户们可以成为银行本身流动性的重要安全垫。

同时,大多数银行也不会把自己的资产集中在证券这种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权益上,更不会以长支短、放任自己的近一半的持仓在5年以上的周期才获得回报。这么激进的做法在牛市中固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撬动杠杆,但在退潮时则暴露出了自己光屁股的事实。

因此,硅谷银行这种极端个例,并不能说明整个美国银行业都会面临洗牌。当然,我并不是说其他银行都是白莲花,相反,银行都想赚快钱和大钱。只是,当下暴雷的根源并不存在于大多数商业银行。

有人预测由于硅谷银行事件,美联储3月加息将会降至25个绩点。我觉得不会,理由恰恰就是硅谷银行这个特例不能代表银行界全貌,如果加息的同时顺便「有序爆破」一些重点风险,反而是个好事。况且,美联储加息的逻辑有且只有一个——控制CPI,并不考虑个别金融机构的命运。我大胆预测,3月依然会维持50个基点的加息水平。

Tagged : / /

美联储加息,银行业爆破

(该文写完不到24小时后,硅谷银行宣告破产)

说说这两天最重大的财经新闻——美国银行业隐隐出现了一个大雷:存款流失+投资组合减值,导致流动性危机,进而可能触发客户挤兑和银行倒闭。

这个大雷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尽量尝试用简单的逻辑来阐释。有说的不对或不准确的地方,请留言指教。

首先,一切的大背景都是美联储连续一年多的疯狂加息。虽然现在已经暂缓加息脚步,但利率水平依然维持在高位。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投资收益的要求更高了,毕竟存个银行定期都有5%的收益,想让我投资其他项目、不得给我更高的利息水平?所以人们的风险偏好更加激进、倾向于把存款从银行拿出来投资于货币基金等风险可控而收益更高的产品。这样,导致了美国银行业的存款流失。

这一点可以类比最近中国房贷业主们的提前还贷行为,二者逻辑相同但行为刚好相反:美国利率上涨所以人们把钱从银行拿出来,中国利率下降,所以房奴们把钱送进银行,把房贷还了就相当于立刻兑换了五六个点的收益。

其次,除了存款流失,美国银行业还面临资产减值风险。今天,硅谷银行暴跌60%的由头就是他们把能卖的投资组合全部卖出、用以补充现金头寸,结果造成了1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为什么会亏损呢?因为硅谷银行的投资组合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债,利率上涨会导致远期国债价格下跌(这个也好理解,同样是5个点收益,我存一年定存不香吗?为啥非要买你5年期甚至10年期国债?在利率上涨的行情下,国债成了比银行存款还糟糕的投资)。于是银行购买的大笔国债的净值大幅下跌,卖出后形成资产减值。

最后,存款流失和资产减值这两点,还会互相作用。正因为存款流失,所以银行需要卖出投资来补充自己的流动性和准备金,而卖出投资则会进一步坐实了投资亏损,甚至让相关投资品(例如国债)价格进一步下跌、进入死亡螺旋,并给市场一个“这家银行开始卖投资、是不是快要完蛋了”的悲观预期,并进一步加速了客户挤兑。

目前看来,这个问题无解,唯一的指望就是银行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当然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倒闭等大事件后,全世界都知道华尔街之狼们的尿性,也就根本不抱对他们什么指望。这就导致了今天整个整个银行业股票的暴跌。

严格的说,并不一定每家银行的投资组合都会像硅谷银行一样亏损,但流动性的降低则是一个普遍行情。无论如何,美国银行业在未来至少一两年中可能会迎来一段阵痛,小银行面临的挤兑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金融机构的倒闭潮,而这就是美国股市当下最担忧的事情。

当然,中国的银行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所有坏账都可以上交央行、并通过印钞来解决。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闹着玩的。

Tagged : / / /

自由落体的天津经济

这是我在2020年10月12日发表在公众号「古老湿」的一篇关于天津经济的文章,随后删文、同时封号7天。这篇文章提到的数据,均来自公开材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搜一搜。

实话,从来都不好听阿。

顺便吐槽一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视化,跟美联储比起来,可差得太远了……

天津是我长大的地方,离乡多年,依然对天津有很多特殊的情感。但同时,每每看到天津经济的负面新闻,我都能在一瞬间回想起那类似煤炭燃烧的异味空气、权力本位的行政机构、统治经济的巨型国企、孱弱的民营经济……感慨一声,「理应如此」。

2020 年上半年,天津 GDP 为 6309.28 亿元,同比下降了3.9%——而7 年前的 2013 年,这个数据是 6579.01 亿元——这意味着,天津 2020 年上半年惨不忍睹的 GDP 数据,比 7 年前还低了 260 个亿。7 年来,天津经济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在大踏步的倒退。

照此数据计算,天津 GDP 在全国仅排名第十,除北上广深外,天津已经被重庆、苏州、成都、杭州、南京等五个准一线城市超过(第九名南京比天津高了近 300 亿),天津排名仅仅比遭新冠肺炎影响最严重的武汉略高 1 位。 今日,天津经济质量之低、增长速度之慢,已经「名满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下一个东北」。几乎可以肯定,在2020 年全年 GDP 排名中,天津将跌出前十,彻底沦为二线城市。

停滞的人口增长

人口,是一个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优秀的城市,人口会不断大量涌入;而落魄的城市,则面临人口增长的停滞,甚至是人口流失。

截至2019年末,天津全市常住人口 1561.83 万人,在全国人口排行榜中位列第五,总量上颇为惊人,说明天津经济在中国历史中,曾经极为辉煌,否则无法产生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但最近几年,天津的人口增长可以用「完全停滞」来形容。

2015年,天津人口达到 1546 万人,当年新增 30 万人;但到 2016 年,新增人口数骤降至 15 万人;2017年,甚至直接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5.25 万人;之后的 2018 和 2019 ,天津这样一个1500多万人口的巨型城市,两年的新增人口加起来,都不到 5 万人(甚至无法填补 2017 年的负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考虑到天津政府在 2018 年发起了大规模的人才引进工程「海河英才计划」,至今引入了近 25 万高学历年轻人,而 2018-2019 两年新增人口尚不足 5 万,可以算出天津在最近两年的外流人口数量达到了 20 万人,人口流失速度达到平均 10 万人/年。

作为天津人,我要强调一下,天津是一个非常保守和自满的城市,陈旧的国有企业在天津市市场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当地人普遍认为天津是非常优秀的一线城市,极少去外地讨生活,我几乎没见过中年以上的天津人去外地工作。因此,虽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天津平均每年10万人的人口流失中,绝大部分应该是有追求、有干劲、有知识的年轻人。

相比「总人口零增长、年轻人口持续流失」的天津,其他几个准一线城市动辄每年 40万-50万 的人口增长速度,完全可以用「狂飙突进」来形容。

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所谓「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司法、市场等方面进行互相竞争,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制度支持。在这场地方政府的竞争中,天津显然落败了,而落败的后果就是人口加速流失、青年人纷纷外逃。

人口的变迁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逆的过程,我们可以大致作出一个判断:天津人口的零增长(其实已经开始负增长),意味着天津已经丧失了中长期的经济发展未来。

原地踏步的经济

在本文开头,我已经向大家展示了天津惨不忍睹的 GDP 水平。但是,考察经济水平,不仅要看总量,还要看质量。

天津经济高度雷同于东北,都依赖资源型和制造型国有经济。这种效率低下的经济结构,则和 100 年前的「十里洋场天津卫」完全不同。

我们以著名的国企拼接怪「渤海钢铁」为例,看一下天津曾经吓人的 GDP 是如何被「合成」出来的。

2010 年,在行政力量推动之下,天津钢铁、天铁冶金、天津钢管、天津冶金四家国企共同组建渤海钢铁集团;

2013 年,四家企业的实现首次财务并表,瞬间跻身 2014 年和 2015 年的世界 500 强榜单;

2016 年,渤海钢铁被天津市政府正式拆分,天津钢铁等四家国企重新各自独立,此次拆分距离渤海钢铁重组不到 6 年时间。

在渤海钢铁重新被拆分时,仅其金融债务规模就高达 1920 亿元,而整个天津市 2015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也只有 2667 亿元,偿还债务几乎不可能。

知乎上,有疑似渤海钢铁前员工的匿名用户,透露了当年的内部混乱。

渤海钢铁从重组、到进入世界500强、再到分拆,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大起大落。而这样的历史,也像极了天津的经济增长。

2010-2013 年,天津 GDP 增速分别以17.4%16.4%13.8%12.5%增速位居全国第一,甚至可以和深圳、广州一争长短;

2017年,天津经济增速降到多年来最低点,当年 GDP 仅增长了3.6%

2018 年,也只增长3.6%。而后,2018年天津市 GDP 又修订为 13362.92 亿元,调减了 5446.72 亿元。

2019 年,天津仅增长4.8%

到2020 年上半年,天津 GDP 甚至达不到 2013 年的水准。可以说,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天津经济都在 2010-2013 年的一轮泡沫之后一落千丈。

天津经济,正在失速。

持续下跌的房价

如果说人口代表了城市的明天、GDP 代表了城市的今天,那么房价就是把城市经济的昨天、今天、明天串联起来的一条主线。

天津房价在 2016 年到达历史顶点之后, 就一路下跌,直到今天。根据安居客数据,2016 年天津房屋均价为 23220 元/平米,到 2020 年仅为 20063 元/平米,4 年来房价不仅没涨,反而跌了 15%。要知道,中介网站提供的这类数据往往都是美化过的,实际成交数据必然更低,因此几乎可以断定,天津房屋均价早已跌破 2 万元。

天津房价为什么下跌?

原因有二:人口增长的停滞,降低了对房地产的需求;天津政府在超高负债率下加速卖地,提高了土地供给。这样一来一回,买家变少了,房子却增加了,房价自然会不断下降,并且这个趋势必然会持续下去。

根据东方金诚发布的《2020年信用风险展望系列报告:地方政府与公用事业篇》,天津政府债务及城投债务与可用财力比率已经超过500%,在全国排名第一。

欠了如此多的债,怎么还?财政收入是线性增长的,然而债务却像堰塞湖一样,一大坨顶在头上,必须一次性拿出大笔钱来才能防止「破产」。

只能靠卖地。

2018年,天津的土地出让收入为 986 亿元;而这个数字,在 2019 年飙升到 1361 亿元,刷新历史记录。

疯狂卖地+人口流失+经济退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天津的房价,恐怕还要很长一段下坡路要走。

最后

看到今日落魄的天津,我总会想起百年前的北方明珠天津卫。

95 年前的 1925 年,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选择在天津居住了 7 年。那时候,天津是绝对的「人口净流入城市」,连溥仪这样的「外来人口」都在第一时间选择定居天津。同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口岸和经济中心之一,天津同样是当年各国租界的选址城市,这也从侧面看出天津在 100 年前的地位有多高。

这样一个城市,为什么到了今天,却越来越落魄、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呢?如果聚集一桌天津人来聊聊,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然而,丢掉的往往再也找不回来,美梦破碎后也只剩血淋淋的现实。

我们无法拯救天津,我们只能用脚投票。

Tagged : / /

公众号1周年纪念,以及我的管理实践文章预告

我从2019年7月21日开始,正式写作公众号「古老湿」,迄今已经超过1年了。

今天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粉丝数从200上升到了15000;

在这一年中,写过10w+爆款文,也写过仅几百个阅读的文章;

文章被删过几次,还有一篇被百度告了、索赔50万,还在等开庭;

认识了不少同行朋友,结交了大量「媒介」,被放过鸽子,也有忠实的甲方;

公众号产生了基本稳定的收入,生存可以保障,广告一般提前3个月就被预订光了(可能是我价格太便宜了吧)……

也有很多遗憾:

最大的遗憾,是至今没能撺起来一个自己的队伍,刚开始时仅有的一个团队成员也很快离职去网易哒哒写公众号了;

视频内容还是没有做起来,因为自己懒惰,没啥特殊原因;

一年来虽然粉丝数上涨了不少,但距离自己早先的设想,还有很大差距;

下面说点生活中其他的事情:

虽然脱离软件工程行业 1 年,但自己的代码能力还没有大幅度下降。前两天做了一个技术面试题,写一个3D 图像数据压缩算法,写出来了,但因为不会线性代数,也不懂如何用 numpy 进行矩阵运算,所以只能用暴力循环的方式实现。逻辑都没有错,但性能太差了——在这方面,我对自己要求不高,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在3天时间内学习了线性代数、图像学、深度相机的基础知识,尽管距离实际生产还差距颇远。

老读者应该有印象,我非常喜欢做管理工作,从大学毕业后开始,就出于兴趣阅读了大量工商管理图书,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发乎性格和直觉的见解。这些见解,在我几年管理工作中,经过实践,逐步成型,杂糅了一些管理学家的思路,产生了独到的发酵反应。尤其经过了在米筐的技术管理经历,对工业化管理有了新的认识,针对「流程管理」「人力优化」和「目标管理」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我的团队,即便在高手林立的米筐,也算是工作效率最顶尖的团队之一了。

而且,通过这两年对教培行业的深度观察,我还发现了一些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高层视野过窄、中层发育不良、基层看不到未来,例如各大行业普遍缺乏对本行业商业史的理解,例如一些管理基本概念搞不清楚(OKR 和 KPI 傻傻分不清楚),等等。这些在旁观者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现象,其实就是中国企业经营的最大现状。

所以,后面我会把自己的管理思路、对经营的理解,逐渐落实为一篇篇文章,一方面,为其他管理者提供一些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能让白领们找到向上晋升的捷径——毕竟,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自我提升」,做不到这一点,就不算做到卓越的管理。

德鲁克是现代管理学大师,但很多观点过于模糊,虽然正确,但实践性较弱

你在阅读我的管理学文章时,很可能会看到稻盛和夫、迈克尔波特、彼得德鲁克等人的影子。没错,就是这样,这些管理学大师,都是我的老师,我从他们身上学习了很多。我之所学,最终融合到一起,和我的性格、我的偏好融合到一起,并对这些大师的理论进行自己的再解读。例如我觉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毫无疑问的过时了,对于组织的目标,不仅要使用新工具,更要有新视角。我的类似观点,在管理学界是比较激进的,但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并不算前沿。如硅谷 Netflix 中彻底忽略员工成长的经营哲学,比我激进得多,但最终依然总结为一本广受好评的《Netflix文化管理集》。

我记得我刚上浙大的第一堂课,就是管理学。当时的老师还问那个经典问题——管理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现在,我可以非常坚定的回答,管理就是一门科学,可以重复、可以证伪。也正因为此,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才有存在和学习的意义。

最后,以上仅仅是一个预告。我的管理实践文章,会在博客陆续发出来,如果你是管理者、或是有意从事管理工作的基层员工,那么强烈建议看一看我的实践方法,这些方法,远比国内「大师」们的屠龙之术,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更有效。

敬请期待。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