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法律,奇怪的法条

我是法律门外汉,不敢妄谈专业事务。不过我可以借由大陆最近的几个新闻,协助自己和大家一起通过现象归纳本质。

第一个新闻:人贩子被判5年。

孙海洋案中,儿子孙卓被拐14年,终于被找回,但人贩子被定为「拐骗儿童罪」(因为公安找不到罪犯的获利证据)而非「拐卖儿童罪」前者最高量刑只有5年,后者则是5-10年。可以说,人贩子在这场公诉中大胜而归,考虑到罪犯已经刑拘1年多,所以只要再蹲3年就能出狱。

第二个新闻:无锡特斯拉车主开斗气车,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拘。

这个案子里,25岁的特斯拉车主因斗气在高速多次别停后车,被警方以「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刑拘,而这是刑法中的重罪,标准是3年以上10年以下。这个案子还没送公诉,我个人希望检察院能不予起诉,当然,刑责以外的责任车主必须承担起来。

这两起案件虽然听起来都很严重,但性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拐了个孩子,两个家庭和孩子付出巨大代价、得到一生的痛苦,上限只有5年;而年轻人一时起意开斗气车、亦未造成实际严重后果,则直接5-10年。我并不是说斗气车不危险,只是相对于老谋深算、系统性犯罪的人贩子而言,两案的量刑标准显然不公平。

如果觉得斗气车一案不足以说服你,那么另有一案:昆明男子养了47只鹦鹉,被判刑12年。

从犯罪的成本收益角度,卖自己家鹦鹉,显然不如卖别人家孩子。

回到今天的正题:在中国,确定各种法律和法条的标准,到底是啥?

我的理解是:某事如果涉及「公共领域」(这个词可以等价为「政治」),一定重重的判;如果是民间纠纷,则得过且过、不拘小节。

你上街揍了一个人,那么公安出警后多半会把他当成「工作对象」、而不是你,因为警察们要说服他和解、否则会「互殴」行政拘留双方。但如果你对公共部门做出暴力举动、或者你联合多人做出影响公共领域的事件,此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公共」——不可能跟你和解,甚至还要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

这是一种法律地位上的不公平,亦是暴力手段的不公平。

所以如果你有一些民事纠纷,有个基本原则就是「宁当被告、不当原告」,因为被告有很多种方式让原告难受,而原告只能委屈巴巴的最后「和解」。

再说个冷知识,中国所有律师都是律师协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一切姓党是法律工作者们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律师们拿到自己律师从业资格证之前都同意的条款。

律师尚且如此,你想想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应该姓什么?

Tagged : /

抛弃「确定性」

普通人往往高估「确定性」的收益、又低估「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例如考公的人看到了后面三十年连续不断的几千元/月工资外加各项福利的稳定性,却忽视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沉没成本。考公的显著沉没成本之一,就是牺牲了自己未来所有可能性和应对风险的抵抗力。当风险来袭,你将没有任何应对能力。从去年开始的大范围、高强度的公务员降薪,已经实在的影响全国上千万体制内选手;而 90 年代的「国企工人下岗潮」带来的无数人间悲剧,就是「确定性」危害的一次大规模显现。

除了考公大军以外,因就业困难而去考研的兄弟姐妹们,更只是延后了处理风险的时间,不仅没有消弭风险,反而给自己注射了麻醉剂,使得下次面对风险更加弱势(年龄增长、对市场的敏锐度下降、学历成本带来的经济压力等)。一言以蔽之,还不如考公。

除了考公考研等传统项目,当代市场化职业中,“转码”也是一种“赛博考公”。你做了500道 Leetcode 算法题,便可以中人之姿跻身Google/Microsoft等一流大厂,获得稳定的高薪和社会地位,哪怕这几百道题对真实工作而言毫无意义,亦算是你进入大厂的「投名状」。其付出的时间、精力、沉没成本,虽足以让你获取更有价值、历久弥新的知识,却并无即刻的、现金化的收益。

更何况,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之下,传统工程师的职业寿命到底能否继续维持下去,这是一个尚无答案的问题。但是,此类职业风险的出现,意味着「大厂工程师」的收益期望被降低了。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上述「确定性」的存在,为很多人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但,是时候抛弃这些「确定性」了。

我的老读者都知道,我是一直是「不确定性」的拥趸。2015年以政治学本科+互联网运营总监背景裸辞自学编程,在2016年顺利成为初级后端开发工程师,这在当时是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性,后来却为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掌握了工程技能,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也为多年后「润加」做了铺垫。

2019离职,此后两年间家里蹲写公众号。这可能是我风险最高的一段职业经历,因言获罪,得到了警察的「登门认证」,以及百度的「诉讼认证」。同时,我也习得了普通人终生难以获得的技能:大量的法律实践。在与百度长达半年的缠斗中,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以及法律实践(在中国的司法体系中,对法条的理解和对司法的实践,几乎是各占50%的独立知识),也获得了「打官司」这个业余爱好。

2022年再次转职,回归职场,成为字节跳动高级工程师,很快与字节撕逼,凭借过去的自媒体经历和对法律的熟稔,全身而退,开开心心拿钱走人。至此,我清楚自己可能与国内任何一家大厂都水火不容,未来不会再为 BAT 之流贡献任何一行代码、任何一次管理实践。

去年以旅行签入境加拿大,一个月后莫名决定留下,接着在加拿大境内考雅思、申学校、申学签,从毫无准备到尘埃落定,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但每一步都带给我巨大的收益。

可以说,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这些经验和收益,全部来自于「风险」。一来,我本人对于「确定性」的实际收益一直报以怀疑态度,二来作为一个风险偏好的个体,我对于「确定性」有一种来自 DNA 的排斥。

在「系统性风险」越来越鲜明的今天,不确定性,实际上是这个世界的主流;确定性,才是一种「例外」。我不觉得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有什么道德劣势,但「追求确定性」这个行为本身最严重的问题,是其存在着手段与目的的二律背反:将身家性命寄托于「确定性」,这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行为,而这种会导致高风险的手段,恰恰与「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性」的目标背道而驰。换言之,你明明想寻求安全,最终却将导向危险。这就是「确定性」最大的逻辑悖论。

既然如此,是时候抛弃「确定性」和「安全」,拥抱「不确定性」和「风险」,拥抱自己的本性。这样,每天都会收获意料之外的命运馈赠。剩下的,交给时间即可。

最近小虎7个多月大,学会了扶站,早于平均速度约2.5个月。我很好奇,为什么他学习的这么快?经过观察,一方面是因为他天生强壮,另一方面,就是他胆子大、敢冒险、不怕磕碰、屡败屡战。简单说,就是他对于“风险”有较高的偏好,对于安安稳稳的“确定性”(例如用躺、坐等安全姿势玩耍)则较为厌恶。反反复复的冒险,让他快速习得了很多实用技能,又进一步加速了学习速度、不断的自我强化。这是小虎示范给我的「不确定性」的优点,看来他未来恐怕也是一个风险偏好者。
Tagged : / / / / / /